然而,这些却为当时的公民党安徽省当局所不容。11月下旬,他们竟以《拂晓报》“内容荒诞,损坏抗战,立场显明”为由,密令各县对《拂晓报》加以“周密检讨扣留”。
“‘拂晓’代表着生气、盼望、革命、英勇、进取、迈进、有为,胜利就来的意思。军人们在拂晓要动身,要进攻敌人了。志士们在拂晓要奋起,要闻鸡起舞了。拂晓催我们斗争,拂晓引来了光明。”
这场反“查禁”的斗争,得到了边区内外广大读者的热闹支撑,在反“查禁”斗争的高潮中,《拂晓报》迎来了它的百期纪念。在此之前,毛泽东、刘少奇、张闻天、王稼祥等中央领导人以及谭政、滕代远、徐海东等人的题词都已先后转来。毛泽东的题词是:坚持游击战争。刘少奇的题词是:为抗战的正确路线而斗争。彭雪枫、张震、萧望东、吴芝圃等人在支队司令部里展现着毛泽东和刘少奇等人的题词,冲动不已,决定出版《拂晓报》百期纪念专号,以便回想既往,启发将来,更加有力地回击反共顽固派。为此,彭雪枫还顺便为《拂晓报》百期纪念撰写了《立志做办报专家》的专论,既道出了他对《拂晓报》的无限关爱,也还击了反共固执派对豫皖苏边所实行的“文化围剿”。
新四军游击支队的胜利进军,拓宽了《拂晓报》的发展途径。在彭雪枫的指示下,“拂晓”报人战胜种种艰苦,忠诚地记载了豫皖苏边抗日游击健儿惊天地泣鬼神的好汉事迹。
1939年9月,支队由淮上成功回师涡北,进驻新兴集。这时,《拂晓报》已从宣扬科分出来,独自成立了报社,并由王少庸担负社长。此后,又从延安来了画家李克弱。他很快便控制了钢版画的技巧,为《拂晓报》画了很多格调新鲜的特写和漫画。未几,支队出征一周年纪念日就要到来。《拂晓报》出版了四开五张20版的特大纪念号。由于支队和《拂晓报》“同岁“,支队周年纪念也就是《拂晓报》周年事念,所以,彭雪枫在写了《斗争一年》的纪念文章后,又写了《〈拂晓报〉的发生和壮大及其今后的方针》一文,明白指出了《拂晓报》今后的发展方向。
毛泽东的题词,指出了支队工作的前进方向。题词被红色通栏套印在12月5日《拂晓报》百期纪念专号的初版正旁边,给“拂晓”报人和支队全部指战员以莫大鼓励和鼓励。恰是在毛泽东的这个唆使指引下,新四军游击支队在战斗中敏捷发展强大,番号多少经变革,而《拂晓报》亦先后以新四军第六支队机关报、八路军第四纵队机关报、新四军第四师机关报的姿势,首创了“传布最远,读者最众的黄金时期”,并构成了豫皖苏边以《拂晓报》为主体的新文化活动。
那时,拂晓报社就设在新兴集临街面南一家歇了业的粮行里。靠东边的山墙上,列宁给《火星报》的名言——“行看星星之火,燃成熊熊之焰”的一条横幅标语,正好反应了当时《拂晓报》的旺盛气象。
1943年12月2日,《拂晓报》出版500期。当天,中共淮北区党委、新四军第四师各首长及淮北苏皖边区文明工作者30余人在师政治部举办《拂晓报》出版500期座谈会。彭雪枫加入座谈会,并在会上作了《贺〈拂晓报〉五百号——五年来之〈拂晓报〉的检查》的讲演。据四师老报人回想,在彭雪枫所收藏的那套《拂晓报》合订本的封面上,曾有彭雪枫亲题的“血汗的结晶”五个大字。这是彭雪枫对包含本人在内的所有“拂晓”报人所做奉献的准确概括。
彭雪枫以儒将而著称。在其短暂而辉煌的毕生中,和报纸结下了不解之缘。在新四军游击支队誓师东征出发之前,开办一份支队机关报的主意,就已经在他的运筹下日渐成熟起来了。
彭雪枫写的《拂晓报》创刊词简短明快,热忱弥漫。在阐明报纸为什么定名为“拂晓”时,他满怀豪情地写道:
《拂晓报》9月29日正式创刊,第二天即随军出征。30日凌晨,当一份草纸三版、油渍斑斑的《拂晓报》创刊号呈现在束装待发的指战员们眼前时,大家都感触到一种无穷的慰藉、鼓舞和宏大的力气。尔后,《拂晓报》就沿着支队东去的征途,横越平汉,东渡黄水,征战在“涡河岸上”和“淮水两旁”。这份不背眼的战地油印小报,在短短的几个月时光里,居然成为豫皖苏边这片荒凉的“沙漠中的甘泉”,“她的威力赛得过千军万马”。实现了彭雪枫“不论如许难题,《拂晓报》长短健全不可的”承诺。
《拂晓报》与骑兵团、文工团被誉为新四军四师的三大宝,是抗日战斗时代华中依据地的一颗残暴明珠。创刊人和引导人是被毛泽东、朱德誉为“共产党人的好模范”的我军出色军事家四师师长彭雪枫。彭雪枫为报纸取名《拂晓报》,意指拂晓代表光明行将来临,并为创刊号亲身撰写了“发刊词”。这份报纸一经面世,便受到了根据地宽大抗日军民的欢送,奏响华中地域坚持抗战的洪亮号角。此外,《拂晓报》还发行到延安和国统区,后经国际消息社先容远播到苏联、美国、香港和东南亚等国度和地区。1939年,毛泽东为《拂晓报》题词:“保持游击战役”,刘少奇题词:“为抗战的准确路线而斗争&rdquo,coach2013夢幻新款目錄;。
起初,《拂晓报》只是以新四军游击支队指战员为重要读者对象的报纸。然而,跟着部队的壮大,根据地的发展,社会索阅者的日众,《拂晓报》虽印量剧增,但仍供不应求。于是,自1939年10月起,便有《拂晓增刊》的发行,当前就有了各种以“拂晓”命名的刊物的一直问世。与此同时,因为报人练习班的创办和《拂晓报》的示范作用,各种报刊在军队和根据地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。以《拂晓报》为主体的“文化垦荒&rdquo,广州市龙星行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-第一视频网汽车;热潮在豫皖苏根据地的崛起,引起了范长江领导的“中国青年记者学会”和“国际新闻社”的关注,于是,“国新社”有名记者李洪、任重于1939年冬和1940年春先后前来豫皖苏边采访,并通过“国新社”和宋庆龄主持的“捍卫中国联盟”把《拂晓报》寄往新加坡、印尼、越南和缅甸,以及新德里、巴黎、伦敦。同时,《拂晓报》还通过苏联领事馆驻上海的办事机构,发行到苏联的莫斯科、列宁格勒、基辅、海参崴和蒙古的库伦(即今乌兰巴托),美国的华盛顿、纽约、旧金山以及加拿大等国,曾参加过在法国巴黎举行的“万国新闻报刊展览会”。1940年年底,因为海内局势逐步恶化,邮路不通,《拂晓报》才结束了对外发行。
1938年9月下旬的一天晚上,彭雪枫在支队东征干部发动大会上宣告了支队随军报社成破的新闻,并调阿乐、易河跟单斐3人到报社工作,阿乐任总编纂。第二天上午,第一次社务会议正式召开,彭雪枫以党报委员会主任的身份主持了会议,并发布党报委员会由张震、萧望东等组成,王子光任社长。在探讨报纸的名称时,有人提议叫“战役”,有人主意叫“曙光”。彭雪枫说:5月间咱们办了个“拂晓剧团”,“拂晓”代表了光亮就要降临的意思,就叫“拂晓”吧!于是,报纸的名称就被定为《拂晓报》。之后,彭雪枫怅然挥毫为《黎明报》题写了报头,并撰写了题为《拂晓报——我们的良友》的创刊词。
“我们的报纸,定名为‘拂晓’,是包括着这些个重大而又巨大的意思的。”
最后,他号令说:“同道们,《拂晓报》的读者们!我们要为着拂晓的,也就是我们的这些伟大义务而奋斗!”
第二天,即11月28日,《拂晓报》根据彭雪枫的指导,以社论情势发表了《对于本报被禁的声明》,怒斥了所谓《拂晓报》“内容荒谬”、“破坏抗战”的谣言,指出:《拂晓报》“凡与抗战建国有利无不广为宣传,凡与抗战建国有害无不痛为诛伐”。“这样的报纸的‘内容’毫无‘荒谬’之处,亦更无‘破坏抗战’之涓滴嫌疑!至于‘态度明显’那是我们的政治面目,那是我们的抗战到底反对投降的政治态度!‘明显’,必需‘普天光照’的显著,岂非不应当吗?”申明又指出:“有大众在,即有本报在!”
1946年夏出至1000期后,根据中共中心决议,改名为《雪枫报》,以纪念1944年9月在河南作战就义的彭雪枫同志。
周年留念后,报社的同志们更加尽力工作,使《拂晓报》冲出边区,发行到延安、重庆、西安、阜阳以及华中、华北等地,博得了社会各界的交口称颂。